日前,记者从嵩明县气象局获悉,近期连续降雨,对缓解前一阶段的干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,提高了今年大春粮食作物的成活率。连续降雨有利于农作物补种,可及时加快农作物的补种及移栽。
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,目前我县旱情已得到有效缓和,但仍维持中旱至特旱。未来几天,全县多为中到大雨,局部暴雨的天气,过程期间强降水落区较为分散,但需要防范单点强降水引发的城镇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,其余时段以多云、有阵雨为主。
据了解,今年,全县大春粮食作物(秋粮)主要种植玉米6.7万亩、水稻0.8万亩、薯类0.6万亩;豆类1.2万亩(其中大豆0.5万亩,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0.05万亩),杂粮0.5万亩,共计大春作物9.8万亩,预计产量达到5.1万吨。
(资料图)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据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抓住近期连续降雨的时机,全县农户积极补种大豆、玉米约3.3万亩。其中,玉米通过隔离层育苗,5天左右可发芽出苗,及时补种,就能正常生长。
下一步,县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做好应对旱情的准备,多措并举,确保我县的粮食生产稳步发展。
01
加强以抗旱为中心的农作物田间管理
及时到各镇(街道)查苗情、查墒情、查病情,引导群众尽快将生产重心转移到抢栽抢种、及时补种玉米豆类到农作物种植,在抓好晚秋作物种植上下功夫,合理布局晚秋作物,稳定全年粮食作物产量。
02
对农作物进行预防、控制、补救
因地制宜,对不同土壤、不同品种、不同受灾作物采取有针对性、有效性的预防、控制、补救等措施,最大限度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。
03
加大农资市场监管
强化农产品检测工作
加大对农业投入品检查监管力度,规范农资市场秩序,重点查禁限制农药的销售使用,以及制售假劣种子、伪劣农药、假劣化肥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。
04
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工作
结合大春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,认真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统防统治工作。指导农户在最佳防治时期进行统防统治,把病虫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,确保粮食增产增收。同时推进草地贪夜蛾调查和红火蚁危害耕地监测工作。
记者:李艳娜| 编辑:顾燕波 李艳娜
审核:雷霞|监制:朱忠元
发布:嵩明县融媒体中心
标签: